3/13(三)白天杭州南路二段51巷的老樟樹被工程車吊起,進行移植前置工作"包土球"。當下施工人員表示4月要移走,出示一紙"原住戶"向文化局確認該樹非「受保樹木」之公文,以及原住戶因捨不得樟樹、苦無他處移植,而贈與潤泰建設以認養的協議書。
前來關心的林小姐表示:「樹底地下水位很高,顯示樟樹已經泡在水裡一陣子。根據現場人員私下表示,不管雙方爭議點,已被斷根的樟樹一邊歪斜,如果不吊高填土,恐怕樟樹會活不下來,且根部已生病有蟲害。」
現有兩個部份需去釐清:
一、文化局技師現地依樹圍樹高量測,說樟樹「未」達受保樹木標準,但經蒐集早期航照圖對照,自1945年該區域已有明顯樹冠。想問文化局對於老樹量測究竟有沒有非侵入性且更科學的方法,相關養護的細節,能否有標準作流程,以供權屬單位與民間參考與遵循?
二、樟樹生於公有地,就是公共財產,即使法務部、原住戶向文化局確認樟樹未達受保護標準,但法務部真的有權"處分"地上之綠樹嗎?並允許公物贈與及認養?
看著曾經有著濃密樹冠的老樟樹(見Google 街景),其移植存活率可能日益低落,因樟樹需要弱酸性的土壤,移植處的土壤是否合適、生病的根部能否適應新的微生物環境...,無辜如大樟樹,所謂愛心養護應該如何?相信大家心中應有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