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聯合聲明稿]打造「樂齡人文生活群落」,拒絕華光「財團專用區」


打造「樂齡人文生活群落」,拒絕華光「財團專用區」
針對北市府「華光細部計畫」案之聯合聲明稿

共同聲明團體:華光民間版規劃方案研究小組、華光社區訪調小組、華光社區自救會、台北刑務所群落護育聯盟、臺灣二戰戰俘紀念協會(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全國文化資產守護聯盟、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台北市政府目前正進行「擬定臺北市華光社區暨周邊地區(不含中華電信及中華郵政部分)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案」之公開展覽,並將於本周二(4/8)舉辦說明會。數個長期關注華光社區規劃開發議題的民間團體,認為這份細部計畫不但將公有地以「特定專用區」之名,化為「財團專用區」,更忽略臺北市當前重要的都市治理課題。
北市府目前這份細部計畫變更,主要問題涉及三個層面。首先,在規劃目標上,細部計畫上位的主要計畫以華光社區全區為範圍,範圍內絕大部分公有土地劃為「特定專用區」。目前的細部計畫不但未言明特定專用區究為何政策目標所劃設,更保留高度使用彈性,是為配合國產署招標量身訂作,預為財團投資鋪路,興建商場、旅館、商辦甚至豪宅,皆可視屆時市場風向決定。在此意義下的特定專用區,「財團專用區」的性質昭然若揭,完全以開發為目的,缺乏規劃之正當性及公益性。
其次,這份細部計畫在範圍上,放棄討論主要計畫中約12公頃的華光全區,僅討論占全區四成面積(4.94公頃)的特專(一)到(五)範圍。這樣的範圍界定,事實上忽略了全區土地在目前的主要計畫下,即使開發時程有先後之別,使用強度都將大為提高,從而增加周邊負擔的問題;此外這樣分而規劃的方式,也迴避掉土地規劃之公益性與合理調配的要求,欠缺對區域土地使用的整體考量。
最後,我們站在長期關注華光規劃開發議題的立場,認為目前台北市政府提出的細部計畫內容,只有模糊彈性的使用構想,並未回應市民需求,對這塊土地更是去脈絡的規劃。退萬步言,即使只談特(四)、(五)兩塊回饋土地,也必須認清:變更回饋是回饋給城市,而非市政府,因此市民聲音與城市價值皆不容忽視。
市民對這塊土地及這個城市的願景,已在今年初公開發表的民間版規劃與設計方案完整表現,市民要的是妥善處理社會與空間脈絡的「樂齡人文生活群落」,而非再也進不去的「財團專用區」。「樂齡人文生活群落」所談的是一個都市地景(urban landscape),尊重這座城市的殖民與移民歷史,同時回應當前高齡化與高房價問題,進行保存再利用。
尊重城市歷史,不只是指定古蹟及歷史建物,而應有妥善的「保存計畫」,所保存的不僅是個別的硬體建築,在華光這塊土地上,更重要的是環境質感的存續、居住與社會關係的延續。開發使用不能夠自外於此,在都市計畫體系中增加都市設計制度之目的正植基於此。相較於民間版「樂齡人文生活群落」所提出的保存與規劃開發構想,官方規劃卻是蹲了七年的粗製濫造──文化局沒作保存計畫,都發局亂作都市設計。
回應雙高問題,更應進入空間與社會關係中,仔細考慮可能的衝擊與解方。華光生活圈的人口組成與全國比例相當,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占總人口比率約一成(附圖一),根據我國人口推計報告,2060年更將大幅增為四成,周邊鄰里卻僅有一間私立的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附圖二),顯示此區嚴重缺乏高齡服務設施,規劃如何處理可預見的高齡化未來?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居全球主要城市首位(附圖三),公營住宅數量短少,目前已興建完成及規劃中的公宅比例僅達0.16%,遠不及市府所設5%的施政目標(附圖四),此外公營住宅之落實缺乏社造觀點,導致問題叢生,規劃如何提出新模式解決當前公宅質量問題?相較於民間版「樂齡人文生活群落」結合居住、生活、就業與銀髮服務的構想,官方規劃卻顯示其對都市治理問題未有深入考察,更提不出建設性方案。
上百位民眾歷經一年,共同醞釀、討論,提出之「民間版規劃與設計方案」已然指出華光社區符合公共利益的規劃方向。然而,北市府閉門造車所為之細部計畫,不但無視市民聲音,更削足適履,將影響城市發展甚鉅的大面積公有地規劃開發內容,依國產署及財團需求量身訂作(附件)。這樣粗糙的規劃,卻要趕在四月底公展結束後倉促通過,為此,我們主張:
1.台北市政府立即召開聽證會,處理華光社區規劃及保存再利用課題,開啟市民與市府間的對話平台!
2.台北市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針對本案成立「專案小組」,從「環境與社會經濟影響」及「社區紋理存續與再利用」層面審查!
3. 文化局立即依據文資法,訂定「保存計畫」;保存計畫完成前,停止細部計畫審查工作!
華光社區變更回饋土地之規劃,必須回歸市民意見,停止犧牲市民需求、換取財團利益!

附件:民間版規劃與設計方案內容VS.台北市細部計畫變更案內容

民間版規劃與設計方案
台北市細部計畫變更案
計畫目標
l   因應高房價問題、高齡化趨勢、漸趨單一化的都市地景,此三大首都治理的挑戰,在不違反主要計畫內容及台北市政策方向下,完成兼顧地方發展與既有紋理保存的規劃。
l   妥善利用既有獄政空間之歷史紋理,以及生態廊道等優勢。
l   以社會住宅及安置住宅為基底,打造社區網絡。
l   提供穩定的心理與社會支持,除營造高齡友善硬體環境,亦進行社區營造,共同建構社會互助安全網。
l   鼓勵實驗性的創業計畫,透過社區產業及社會企業的延續或創立,進行實質的社會設計,活絡多元豐富的城市文化。
一、結合中正紀念堂觀光文化機能,提供觀光服務設施。
二、促進土地有效利用,帶動地區整體發展。
三、配置地區性開放空間,提升地區生活環境品質。
四、妥善保存活化原臺北刑務所文化資產及再現歷史場域精神。
變更回饋土地(特四、特五)土地使用構想
l   社區經濟及社會網絡延續:規劃社會住宅與長照服務、社會企業、社區型商業空間、環境教室、社區菜園,營造樂齡共生群落。
l   打造刑務所南圍牆古蹟時光走廊:舊臺北刑務所南官舍再利用,利用既有紋理規劃刑務所工場歷史公園、步行聚落歷史展示。
l   保存文化資產外,可建築土地可作為本府公務機關、市政建設或公營住宅籌備基地使用,亦得視實際政策需求籌措市政建設經費。
l   臺北監獄南側圍牆遺址及臺北刑務所官舍業經指定為古蹟及歷史建築,該等文化資產及老樹應予妥善保存與活化再利用,除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辦理,亦應透過都市設計手法使未來新建建築物與該等文化資產相融合,並保存其歷史脈絡紋理之意象。
公共設施構想
l   串連刑務所南圍牆古蹟時光走廊
l   刑務所工場歷史公園:利用殖民歷史紋理規劃,把握四連棟基地為舊台北刑務所工場原址,改造為歷史公園,重現刑務所近代教育刑工場。
l   南圍牆兩側塑造步道、空橋賞歷史地景:歷史空間再利用,金華街道景觀創造。
l   步行聚落歷史展示:透過影像、文字展示,及居民、志工導覽,體驗城市殖民與移民歷史。
l   「刑務所」公共空間營運機構:住民自主經營,創造「活的地景」,活用開放空間。
l   綠色開放空間:
l   環境教室、環境教育中心:結合歷史意涵,打造多元綠色地景
l   社區菜園、四連棟小中庭野地:民眾參與公共空間營造,體驗共生同食生活,紀念監獄農場地景,打造台北P-Patch
l   營造樂齡共生群落
l   社會住宅:提供公共住宅,解決都市住房問題。
l   長照服務:增加大安區銀髮服務,回應高齡化趨勢。
l   樂齡服務創新中心:回應高齡化趨勢,進行創新服務。
l   社區型商業空間:延續社區網絡、改善原居民跨區安置的社會衝擊。
l   社會企業:提供友善創業環境,展現台灣軟實力,增加城市競爭力。
l   台北社會設計公坊:回應設計之都,落實社會設計。
l   公園用地:目前市有金山公園(臺北市金華段三小段148-1 地號土地)已開闢完成,維持原使用,另配合臺北監獄南側圍牆之保存,金山公園西南側規劃為公園用地,增加公園綠地面積以提升本計畫公共設施服務水準。
l   人行步道用地:為增加金山公園之可及性,將臺北市金華段三小段146 地號土地(部分)規劃為人行步道用地,便於本計畫南側地區居民前往使用。
 附圖一、
華光生活圈的人口組成與全國比例相當,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占總人口比率約一成
 附圖二、
周邊鄰里卻僅有一間私立的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堪稱高齡服務設施

 附圖三、
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居全球主要城市首位

 附圖四、
目前已興建完成及規劃中的公宅比例僅達0.16%,遠不及市府所設5%的施政目標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華光細部計畫說明會舉辦在即,敬邀關心文化資產的您到場參與!


擬定臺北市華光社區暨周邊地區(不含中華電信及中華郵政部分)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案,即日起公開展覽至4/20。

華光社區座落於日治時期興建的原台北刑務所基地之上,百年來見證著台北如何從清治時期的前現代地方社會邁向日治時期的現代都市、台灣人爭取自由民主的奮鬥歷程、以及戰後城鄉移民非正式聚落的空間發展。這些空間記憶在法務部拆除地上物的過程中已遭受一次文化浩劫,但這次的都市計劃變更,將使中央即將設定地上權進行招標的華光特定專用區(一)、(二)、(三)區尚存的歷史紋理徹底破壞!讓我們一起檢視,這份細部計畫對於華光社區的文資保存將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景觀維護有差異,古蹟貴賤兩樣情?

文資法第33規定,為維護古蹟並保全其環境景觀,主管機關得會同有關機關擬具古蹟保存計畫,依都市計畫法編定相關分區予以保存維護,並規定基地內應保留空地之比率及建築物外觀等事項。在本次計畫中,我們可以發現,都發局為配合僅有三十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主建物古蹟周邊整體景觀,特別對特定專用區(一)、(二)、(三)西側土地的基地最小面寬、建築物高度、立面設計等面向提出完善的都市設計規範;反觀同樣座落於華光社區內,挪用有一百三十年歷史的原台北府城牆石起造,矗立此地已百年,蘊含許多自由、民主與人權奮鬥故事的原台北刑務所圍牆古蹟周邊景觀規範,卻僅以一句「應留設緩衝空間」虛應故事。在這份計畫書中,我們看到都發局對古蹟周邊景觀計畫的差別待遇,完全看不到市府對於維護刑務所現存古蹟景觀的用心!

百載街道盡抹去,牆石遺址何處尋?

華光社區的街廓與巷道,自台北刑務所完成至今,百年來多未改變。根據民間文史工作者的勘察與文獻研究,我們更發現,當年挪用原台北府城牆石建設的地下水道,很可能仍存於社區地下!西式方正街廓的都市計劃與地下水道衛生工事的推動,可謂日治時期台北經歷「空間視覺化」邁向現代城市的關鍵,華光社區現存完整的歷史地景對我們而言,是認識台北空間發展史再好不過的活教材,但在本次變更案中,我們只看到百年空間紋理將被都市計劃工具粗暴地抹除,以大面積街廓及方便日後大型遊覽車進出而拓寬的道路取而代之,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提高「吸引財團開發」的誘因!

延伸閱讀: 

文史空間未劃定,場域精神怎設計?


中央預定於六月進行設定地上權招標的三塊基地中,座落著全台唯一仍存的口字型單身合宿、原演武場空間以及附屬教習場等建築。北市文化局51次文資委員會中決議該區塊進行開發時,應蒐集上述部分建築之相關文獻史料,並於建築設計時以多元方式呈現歷史脈絡紋理及場域精神,但都發局卻未在本次計畫中於各建築座落位置預留相應之規劃空間。我們不禁要懷疑,這樣虛無飄渺的細部計畫規範,未來如何能將刑務所的空間紋理及場域精神具體落實、呈現在建築設計上?細部計畫的規範為後續都市設計審議之依據,我們要求都發局應重新檢討目前的計畫內容,莫讓歷史場域精神保存流為空泛的口號!

勿讓市民的權力噤聲了!

關心華光社區文資保存的您可以做些什麼?

1. 下載細部計畫書,了解計畫內容!

2. 出席公開說明會,踴躍參與、發言,表達你對本案的關注!
時間:4/8(二)19:00
地點:大安區公所十樓大禮堂(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86號,和平新生路口)

3. 填寫人陳意見表,寄至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
陳情表可於前述網址下載,公展期間(至4/20)都可填寫,寄至: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8樓西南區

4. 打電話給您所屬選區或大安文山區市議員,表達選民意見
市議會總機:02-2729-7708/各議員分機
李新:#6029、#6129  陳錦祥:#7045、#7145 
王欣儀:#6004、#6104 李慶元:#6023、#6123 
厲耿桂芳:#7030、#7130 阮昭雄:#6010、#6110 
周柏雅:#8202  徐佳青:#7041、#7141
李慶鋒:#5008、#5108 陳彥伯:#7036、#7136

5.打電話給文化局,表達市民意見!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二科
電話:23362798#203、#208